88858cc永利官网

“金棘富民攻坚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让沙棘果成为“致富金果”

首页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1日 作者:?学生记者 田欣欣 陈奕同 编辑:李素梅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测量的数据一定要精准,每一株沙棘的性状,都关系着后续育种的成功与否。”在西藏浪卡子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坡上,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阮成江正指导学生高文于记录西藏沙棘植株的各项指标。寒风卷着雪粒,不断打在他们的记录本上。对于“金棘富民攻坚队”的成员而言,这种工作环境已经习以为常。


“金棘富民攻坚队”由阮成江指导,2024级林业研究生高文于负责,叶坛明、于铁夫、冉鑫鑫、苗嘉嘉、王勃等六位研究生组成,多年来持续深耕西藏沙棘种质资源的调查、挖掘、研究与开发利用。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团队凭借《沙棘种质挖掘与繁育多维赋能西藏乡村振兴》项目,荣获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荣誉的背后,是一段跨越五年的坚守,是一场高原与校园的双向奔赴,更是一个关于团结、关于理想的青春故事。


从校园到高原,以实践调研筑牢创新基础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拥有丰富的沙棘资源,却也因高寒缺氧、环境恶劣,使得沙棘产业化发展步履维艰。2020年12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赵铸带队赴西藏开展调研对接,签订了《88858cc永利官网 西藏农牧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沙棘为我校帮扶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之一。随后,为了摸清西藏沙棘的“家底”,阮成江连续5年带领学生高文于和团队成员深入西藏各地进行野外考察。


“西藏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烈日当头,转眼就可能大雪封路。”高文于回忆道。他们的考察车辆曾多次因突如其来的大雪而无法前行,只能徒步完成最后的采样工作。即便是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们还是与团队成员远程协作,5年里,累计收集了西藏地区的169份沙棘种质资源,并成功筛选出2个西藏本土的优良沙棘品种和引进了3个高稳产沙棘良种。


当阮成江和高文于在雪域高原上为寻找优异种质而奔忙时,校内的其他五位成员,正围绕着已有的种质资源,在各自的岗位上高效运转,构成了项目稳步推进的“大本营”。


 

“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要求,围绕“志愿服务多维赋能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主题,通过PPT形式汇报项目研究情况、通过VCR视频展示团队志愿服务过程。团队成员从扦插苗与实生苗的繁育技术指导,病虫害的调研与防治策划,沙棘的枝剪管护与成活率调查,方案制定与过程记录,项目的拍摄录制、科普宣传与对外联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工。叶坛明、于铁夫、冉鑫鑫、苗嘉嘉、王勃五人既各司其职,又紧密联动,确保团队科研链条不断、管理井井有条。

 

7月的林芝进入雨季,连续多日的降水让团队基地的实验大棚塑料膜面临被雨水冲垮的风险,棚内是他们精心培育的实验沙棘苗。为了保护住珍贵的培育苗,成员们不约而同冒雨冲到大棚,接力人工排水,没有一株实验苗受损,守住了多年的实验心血。这种责任担当意识、团结互助精神,支撑队员们在研究沙棘过程中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并从大赛初赛和专家函评阶段胜出,入围全国总决赛。


从实验田到领奖台,以科研热忱坚守使命初心


总决赛当天,10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329支团队齐聚现场,人声鼎沸。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金棘富民攻坚队”的成员们围成一圈,阮成江与队员们低声做着最后的梳理,提醒大家评委可能关注的关键问题。


尽管身为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但在队员们备战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阮成江的指导从未缺席。从采样点的选择到实验数据的分析,从田间管理的细节到比赛答辩的预演,阮成江事无巨细,倾注了大量心血。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温暖的师长关怀,成了团队最坚实的后盾。


带着指导老师的嘱托和鼓励,团队站上了决赛讲台,详细对五年来他们在西藏开展的沙棘研究工作进行介绍:“我们不仅突破了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沙棘嫩枝扦插的技术难题,而且累计繁育了20多万株优质沙棘种苗,并在林芝建成了3亩沙棘种质资源圃和50亩良种示范基地。沙棘造林有效改善了西藏当地的生态环境,为高海拔地区增添了一片片难得的绿色。”团队的精彩答辩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比赛只是我们检验既有研究的一个契机,我们研究的落脚点始终在改善西藏生态环境、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发挥专业优势,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产业振兴作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个人价值,也让我们增强了利用专业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心。”高文于说。


从雪域高原的风雨调研路,到校园实验室的挑灯夜战,“金棘富民攻坚队”以科研热忱与躬身实践,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智慧挥洒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比赛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已经开始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要进一步把项目研究做深、做实,将筛选和培育出的优良沙棘品种,推广到西藏乃至全国更多适宜的地区。让这高原的‘金棘’,成为遍栽四海的‘摇钱树’,筑起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既要为百姓带来‘金山银山’,也要为祖国守护‘绿水青山’。”阮成江说。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